20090318
約了霞一起去看
普普教父-Andy Warhol的展覽
在中正紀念堂喔!!



捷運-中正紀念堂5號出口
屋簷一整個中國風啦!!

由大孝門進入-第一展廳(中正藝廊)

是我愛的桃紅色ㄟ!!
成人$250/人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Andy Warhol網站
http://www.mediasphere.com.tw/andy-warhol/index.htm

以下資訊摘至網站
票價(各項優惠辦法不可同時使用,其他優惠辦法以現場公告為準)
票種 票價 適用範圍
全票 250元 一般個人參觀者
優待票 200元 學生持本國學生證/軍警憑證件,可現場購買1張
特惠票 120元 本國籍65歲以上長者憑證件,可現場購買1張
團體票 1.同票種(未搭配其他優惠)一次購買10張,送1張貴賓卷
2.大宗購票(100張以上),請洽詢專線(02)2304-8570
免票 1.身高110公分以下之兒童
2.身心障礙者憑證件與陪同者一位(不分國籍)

※定時導覽
週一至週五10:30、14:30
週六、週日10:30、14:30、15:30

感謝支持,兒童雙語導覽活動已順利落幕
星光導覽場19:00 (2/7、2/8、2/9、2/13、2/14、2/15、2/20、2/21、2/22 )

本展覽配合博物館全面實施團體導覽系統。
凡參加定時導覽之民眾,須併同使用團體導覽系統,每人酌收機器維護費用20元。


※關於本展
安迪‧沃荷(Andy Warhol , 1928.08.06~1987.02.22)被譽為20世紀藝術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,他是普普藝術的宣導者、普普藝術的領袖,他主宰了美國的普普世界。透過絹印(silkscreen)和不斷重複影像手法,將當代政商名流及龍頭廠牌商品轉變成藝術品,例如瑪麗蓮‧夢露、毛澤東、康寶濃湯、可口可樂……等,大眾文化躍升至藝術殿堂,打破了通俗與高雅的界限,是安迪‧沃荷的流行藝術觀中不可或缺的指標。
安迪‧沃荷的創作生涯,不僅橫跨藝術與平面設計領域,他也不斷實各式媒材,創造新的繪畫技巧,例如早期仿中國水墨的「塗印技巧」(blotted line)、或70、80年代「氧化作用」技法、加入「鑽石粉」作畫等。他的創作觸角延伸至電影和音樂上(地下絲絨 The Velvet Underground),1963年安迪‧沃荷「工廠」成立的同年,他製作了首部地下電影:《眠》(Sleep,6個小時)。
「普普教父──安迪‧沃荷世界巡迴展」從歐洲展開世界巡迴,台灣為亞洲首站。由歐洲、美洲的收藏家與基金會共同籌劃,國立中正紀念堂、中時媒體集團時藝多媒體、藝術家雜誌社共同主辦。展品橫跨安迪‧沃荷完整繪畫生涯,從1957到1986年的藝術創作,精選一百二十餘件作品,包括壓克力顏料、絹印、水彩在不同的媒材上創作,與雜誌專輯封面設計,以及28張從未在台曝光的相片。
安迪‧沃荷建立了一個非傳統經驗的、反精英、反貴族的普普世界,在「普普教父──安迪‧沃荷世界巡迴展」你可以看見時尚的源頭、看見社會底層的力量,感染安迪‧沃荷的普普熱情。

紐約, 功成名就
安迪‧沃荷生於賓州(Pittsburgh),是安德烈荷‧沃荷拉(Andrej Warhola)與茱莉亞‧札瓦琪(Julia Zawacky)的第三個孩子。1949年從卡內基科技工程學院(Carnegi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)畢業之後,沃荷就跟好友菲力普(Philip Pearlstein)到紐約闖天下,開始從事廣告插畫工作,到了1959年,他在廣告設計界已享譽名聲。
其中,自1955年開始使用的「塗印技巧」(blotted line)畫法,是這段時期的繪畫特色;這是一種類似水墨畫的技巧,在畫紙底下墊一張紙或布,畫完之後,底襯的這張紙或布上面可以隱約看到畫紙所印下來的形狀,就像是一張複製品。展覽中的20幅聯品:《黃金書》使用的便是此技法。而他早期的作品風格較單純、簡單,這系列的題材也延續到往後的藝術創作。

60’ 量產藝術
60年代開始,沃荷從廣告插畫師轉為純繪畫藝術家,此時期的繪畫創作大部分是以壓克力顏料畫在油畫布上,允許快乾,這樣他便能更快製作;之後他發現中國的絹印平版製作,符合他理想中的快速與便捷,可以輕易大量生產作品,於是開始絹版印刷,製作了一系列轟動作品,如:《花系列》、《牛系列》、《康寶濃湯》、《可口可樂》……等。

現代, 宮廷畫家
安迪‧沃荷建立起一個完美呈現當代名人和當權者的象徵手法;不管是政治人物或世界巨星、影星、藝術家、藝廊經濟人、大老闆,都成為他畫筆下的藝術品;他畫那些最社會上最受矚目的名人,如瑪麗蓮‧夢露、貓王、伊麗莎白泰勒、毛澤東、米克‧傑格……等等,而所有人都爭著要給沃荷畫一幅「名流千史」的作品;每一幅肖像畫都是美的表徵、一種權利的代表、花花世界的象徵……他就像是「現代的宮廷畫家」。

70’ 創新普普
70年代後,沃荷又重燃對繪畫的興趣,一系列的絹版作品後,他重拾畫筆,嘗試新的繪畫技巧,實驗出如「氧化作用」、「鑽石粉」、「陰影創作」、「偶發畫法」……等和過去截然不同的新技法。
60年代沃荷改變了「刻苦貧困式的顏色」、「浮雕式的僵硬」繪畫;70年代進入錯綜複雜、豪放的筆觸風格,模糊的輪廓,把電影明星轉變成美術館內的明星;80年代後決定開始製作古典繪畫作品和隱藏繪畫(如《迷彩》)。
欣賞過安迪‧沃荷的創作歷程後,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:他一直不斷地、來回反複地改變創作形式,再創新的繪畫技巧,但他終究離不開他的繪畫「本質」,一位觀念藝術家的本質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到的時候剛好接近PM2:30的語音導覽
櫃台小姐一直說我們很幸運ㄟ
我們就決定花$20租語音導覽器啦~~

負責解說的是一位氣質很好又可愛的妹妹
才花$20元就可以大致了解Andy Worhol的身平以及畫作
真是太值得了!!

像是:Andy Worhol最愛的是$(小時候貧困)
像是:Andy Worhol覺得大眾都是平等的(斯洛伐克民族移民至美國)


像是:Andy Worhol喜歡絹印當代大眾化的東西(花系列、康寶濃湯、可口可樂)


像是:Andy Worhol是明星的試金石(瑪麗蓮夢露、貓王、毛澤東早期他都畫過)


像是:Andy Worhol在畫上的小幽默

(把貓王的鼻子跟嘴巴改成向他開槍的女子面貌)


(香蕉皮剝開來是粉紅色的香蕉<=Andy Worhol是gay)


還有15min關於Andy Worhol的短片

沒想到平日的下午
看展覽的人好多喔!!
而且各種年齡層都有耶~~

紀念品區

有好多東西喔!!
都想買~可是都不便宜~~
最後還是乖乖的收手啦~~~

天花板很美


獅子把手

好想敲喔..

下午微風徐徐的很舒服
很適合散步呢!!


我也要跟獅母一樣笑得很開心


自由廣場

我喜歡這樣安逸的氣氛

誠品進駐中正紀念堂啦~
我跟霞進去晃晃

裡面有小小的咖啡廳喔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曉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